“新基建”是党中央在深刻洞察和把握世界科技与产业变迁大趋势基础上作出的战略抉择。作为国资央企,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利用专业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在“新基建”中发挥应有作用。2023新春伊始,承接了多个工程项目,为“新基建”建设加码助力。
工业二院承接义乌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年产8GW高效电池和8GW高效组件生产项目设计
项目位于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总建筑面积约21.5万平方米,建成后将形成年产8GW高效太阳能电池和8GW高效组件的产能。为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本次项目设计采用了TOPCon PE-Poly技术路线。N型TOPCon电池作为商业化光伏电池中最先进的技术,具有转换效率高、温度系数低、光致衰减低、弱光响应好、双面率高、降本空间大等综合优势,全生命周期内的发电量高于P型电池,是头部光伏企业正在抢占的市场高地。
作为正泰新能源的重要光伏电池、组件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将助力正泰新能提升行业地位,更将助力义乌全面巩固光伏产业的集群优势。
工业三院中标湖州南太湖新区数字经济产业园项目
项目位于浙江北部、太湖南岸,规划用地面积约2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48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厂房、公寓、辅助用房、地下室等及室外配套工程,拟引入的产业链覆盖半导体周边产品以及PCB板相关制造、组装产品等。设计根据项目特点采用了标准单元模块化的思路,通过将拼接模块可组合形成不同面积段的标准厂房,搭配不同荷载,可分别适配轻型、中型及重型生产线。建筑外部规整形象简洁大气,体块集约规整,内部功能分区合理、使用分隔灵活,能够满足不同类型和规模的企业发展需求。项目的建设将打造以产业为导向、以数字经济为推动力,以产兴城,以城聚人,以人兴产、产城融合的未来产业社区。随着项目的启动,数字经济产业园将助力湖州在数字经济领域实现“弯道超车”,婉转千年文化,焕新当代产城。
中联智能装备工程公司在新能源领域中标多个项目
中联智能装备工程公司在新能源领域奋力开拓,成功在风能、电池、储氢等领域中标多个项目。
大连华锐铸业涂装生产线项目是风电领域涂装生产线的里程碑项目。该生产线为一条用于风电发电机组叶轮轮毂的智能化涂装生产线,能满足客户年产275000t产能需求,日均生产大型风电轮毂约30件。该生产线在传统大型风电铸件产品的涂装生产中引入了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的生产管理系统,通过创新的工位结构、合理的产线布局和精益的工艺流程,帮助客户实现产业升级,将为客户带来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进一步巩固其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锂电负极材料成品线项目是公司在锂电负极材料整线设备领域承接的总承包项目,负极材料成品线是负极材料一体化建设中的重要一环,该成品处理线将实现年产锂电负极材料5万吨。该项目将“智能制造”理念引入传统负极材料生产线,打通各生产环节的信息链,提升产线整体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为客户打造行业领先的标杆工程项目。
氢瓶生产线输送及专用设备项目是公司高压储氢瓶自动产线设备总包领域的又一个项目,该项目将实现年产高压储氢瓶3万支。伴随燃料电池技术的持续发展,相关产品制造成本不断降低,燃料电池在新能源动力、应急电源等领域的应用场景不断扩大。高压储氢气瓶作为氢能汽车系统的关键零部件,主要用于燃料电池氢能储存和供应,其需求量也将随着氢燃料电源市场的发展而进一步提升。该项目将公司先进的“智能制造”生产管理系统引入产线建设,实现全生产过程的实时管理与监控,助力客户打造新型绿色智能工厂。
中机中联中标年产30万吨高性能玻璃纤维智能制造生产线项目设计
项目位于山西省太原市阳曲产业园,为泰山玻璃纤维(太原)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高性能玻璃纤维智能制造基地,一期总建筑面积约65万平米,项目设计包含土建设计及工艺配套设计。拟建设年产30万吨高性能玻璃纤维智能制造生产线两条,总体规划建设高性能玻璃纤维生产线四条,远期规划玻纤年产能60万吨。该项目作为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阳曲产业园中的优质项目,对当地产业结构优化起到积极作用。
中联西北院中标双碳智造园一期、二期项目设计
项目位于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秦创原西部科技创新港,总建筑面积约26万平方米,项目以新区工业厂房高建筑品质要求为标准,将两个地块整体规划布局,建设内容以生产研发建筑为主,同时包含生活配套建筑。项目紧密结合产业需求与客群需求,在规模、空间、荷载等方面预留灵活适用的弹性空间。项目位于研发孵化、无污染生产和人才居住为主导的规划板块,将海绵城市、工业领域绿色星级建筑、装配式建筑设计进行深化落位,建成后将承载整个板块先期实施的生产基地功能。
撰稿:工业二院 曾鹏 金双双、工业三院 刘茁、中联智能装备工程公司 李西恩、中机中联 付炜、中联西北院 郗茜